设置

关灯

第87章 红夷大炮不利守城(第2/2页)

    况在十七世纪的明末清初呢?

    二十一世纪每次发射都要调整射击诸元,对原始的红夷大炮那只有更加麻烦了。

    ………

    李定国一面用现代知识对其进行归纳,一面思索着攻城部署。

    第二天一大早,李定国以靳统武与高启隆的第6旅、第12旅攻打南面的的文昌门、宁远门,以王国仁第2旅、李成爵第3旅、狄三品第11旅攻打西面的新西门、丽泽门、宝和门,而亲统警卫旅、骑兵旅、辎重营作为机动部队在牯牛山、象鼻山等地相机行事。

    各营四更起床,五更吃饭,然后各营列阵之后从西、南两个方向向桂林城进逼。

    听到国民军想要攻城,正在洗漱的陈维新、綫国安大惊失色,连忙让下人帮忙穿戴好官服之后,跌跌撞撞向成洛跑去。

    而此时国民军队列整齐,军容严整,远远的还唱着《国民军之歌》、《鼠尾巴暴行歌》、《满江红》、《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大家显得斗志昂扬,一副慨然赴死的决心。

    《国民军之歌》根据前世《义勇军进行曲改编》,只是将个别词语稍稍修改而已,如“不愿做奴隶的同胞,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

    《鼠尾巴暴行歌》是让金堡、刘湘客等人编撰而成,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待满清剃发令、投充法、屠城等暴行,告诉大家在满清统治下大家不但为奴为隶,而且随时还有被杀害的危险。

    歌声朗朗敞口,除了《满江红》之外,其他都是用乡间俚语,也就是前世的白话文写成,朗朗敞口,歌词浅显易懂,就是山野村夫也可以理解。

    由于上万人同声传唱,有的人到了激愤之处更是声嘶力竭,歌声直贯云霄,陈维新、綫国安等人在城内就清晰可闻。

    声音由远及近,声声入耳,听到如此歌声,清军很多绿营将士都忍隐不住,有的看着身后的鼠尾巴,想到满清杀戮之重,多感到暗自神伤。

    綫国安感到城楼边,看到城下国民军气势如虹,在歌声之中连连逼过来,而城上藩兵有的神色沮丧,有的脸色惨白,汗如雨下。

    而城上那些绿营兵丁有的嘴唇蠕动,看样子竟然在合着对方的歌词,连连暴怒,指着参将孙延基怒吼道:“快快开炮,对方已经逼近城池了,还不开炮吗?”

    孙延基想到父亲孙龙为李定国所杀,一面对周围人怒骂道:“你们啊,李定国这个老贼使用的不过是离间计,在战场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大家手上沾满了如此多的鲜血,老贼可能饶恕大家吗?

    向城下开炮,给我猛轰城下阵地。”

    一个炮长显得颇为迷茫道:“参将大人,对方在不断移动,我们刚刚瞄准准备放炮的时候,对方就移开了,这样很难打准啊?”

    孙延基狠狠瞪了瞪这个胆敢顶嘴的炮长一眼道:“蠢奴才,难道还要老子教你怎么开炮吗?往人群里面轰。

    你想想,对方气势如虹,老贼教手下的兵丁一个个唱如此大逆不道的歌曲,影响城上兄弟们士气啊。”

    这个炮长也是一个旗人,听孙延基如此说方下了决心,让人稍稍瞄准之后,然后点燃炮台边十余门红夷大炮的火绳,浓烟冒起,大家连忙用手捂住耳朵,看见十余个火球如离弦之箭般飞入敌阵之中,然后升起一团巨大的火球,吞噬着周围的活物。

    经过近三百余年的发展,大明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桂林城如其他各个城市一样民众除了住在桂林城,被划分各个坊之外,在城外也住了很多民众,被划分为各个厢。

    戏曲《西厢记》中的西厢,就是说的是城西的一个行政单元而已。

    这桂林城虽然有护城河环绕四周,但护城河之外有大量的民房错落有致的排列期间,看到清军开炮,为了保护自己,很多兵丁更是借助厢民的房屋、建筑做掩护向前行进。

    由于城下攻城兵马来回不断移动,再加上队形较为松散,看到炮火落下的时候大家纷纷向四周逃散,在近处逃散不了的,则按照将领新教的法子卧倒在地,远远的看去威力甚大,炸得周围十余米都作鸟兽散。

    如此红夷大炮威力虽然巨大,落在空地上燃起巨大火球铅子向四周纷飞,落在民众房屋、草垛旁边迅速的点燃周围物品,迅速的点燃周围物品,冒起一阵阵黑烟。

    在开炮之后,看到整个城外浓烟四起,火光闪烁,为了躲避炮火轰击,国民军有的更是借助民众的房屋、草垛作为掩护前行,阵型可不像初时那样整齐。

    綫国安内心为之一振,一面指着城下国民军对周围将士打气,一面令孙延基等人继续放炮,以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