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能出去了?(第1/2页)

    我走到正在地上瘫坐的两人身后,蹲下身说道:“刚才我语气重了,你们别介意,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不好过,不过现在绝不是闹情绪的时候。”说着,我拍了拍那俩人的肩膀。

    两人双双转过身,看了看我,张朝辉摇摇头,叹气道:“没事,我们都不对。不过眼下咱们能怎么办?”三儿没说什么,似乎只是在等待我的回答。

    于是我简单地说了下我的想法,张朝辉想了想说:“嗯,不管怎么样总归是有的可做,不至于在这里干坐着,那咱们?”

    “重新仔细走一遍,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看看是不是有岔路。”我接道。

    两人均表示同意,然后三儿呆在原地,我和张朝辉重新走上了楼梯。

    这次走的十分仔细,第一层有十三节阶梯,第二层有十四节,第三层有十五节,第四层有九节,全都是用土堆砌的,这一趟总共五十一节台阶,几乎每一处都看过了。

    不过可惜的是直到走回三儿身边时,仍旧没有找到岔路,看来这里应该是没有岔路,于是关于岔路这个猜想告破。

    “既然没有岔路的话,咱们接下来看看有没有机关好了。”我说道,“其实这个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据我观察,这个阶梯很符合彭罗斯阶梯理论。”

    “那是什么?”三儿问道。

    “这是一个几何学悖论,是说一个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无限循环的阶梯,这个阶梯上永远无法找到最高的一点或者最低的一点。不过这个在三维空间里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我相信古人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是就之前的机关来说,制造一些扭曲视觉的效果估计还是可以的,就像莫比乌斯带一样。”

    说着,我从背包里取出本,撕了一页下来,做了个莫比乌斯带。三儿看着这条纸叫到:“这玩意我小时候也玩过。你的意思是说咱们现在被困在类似这种东西的机关里了?”

    我点了点头,“目前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只不过咱们现在经历的要比这纸带子还要高级点。说白了,咱们现在在一组看着是向上走,其实是平行方向的阶梯上。在刚才寻找岔路的时候我就观察到了,这里每层台阶转角最少也大于九十度,每一层的台阶个数都不一样。从第一层到咱们这一层分别是十三、十四、十五、九,如果想满足这个循环,那么在台阶体积、形状、仰角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要把这个循环连接上,那这层九节的台阶明显就短了。”

    说完,为了便于理解,我又折了张纸给他们演示了一遍。这下两人好像基本都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有问题的话,咱们眼前这些台阶问题最大了?”张朝辉皱着眉头问道。

    我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当然是以这个猜想成立为前提,如果这个假设也被否定的话,那咱们要不就挖出去,要不就等死好了。”说着,只见张朝辉打了个寒战,然后咬了咬牙:“来吧,怎么也得找找试试。”

    不过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比较困难。

    如果这里有机关的话,要不是在台阶上做手脚,要不就是在墙壁上做手脚,总之以造成视觉误差为依据,这种情况其实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

    比如旅顺铁山镇怪坡,这种在坡上行进时看似反重力的运动,其实只是视觉误差,这也是彭罗斯阶梯最贴近现实的一种解释。

    一个小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