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太湖之上(第1/2页)

    “所以前辈与中原武林结怨乃不智之举。若前辈欲取燕云之地,中原武林反而可能成为一大助臂。其中利害,前辈自然明了。在下阻止前辈杀人,自然是好意在帮前辈了。”

    东方胜说了半天,总算是把话给兜回来了。

    慕容博显然是被东方胜的话语完全吸引了,复国乃是慕容氏多年宿愿,自己忙碌半生,却毫无建树,现已是年过半年之人,本以为有生之年复国之望渺茫。而东方胜的话,使他大为震动。“北取燕云,南联大宋。”慕容博喃喃自语道,陷入沉思。

    说起来,书中慕容一家虽是反派,东方胜对于这慕容博倒是没有太多的反感。毕竟心怀祖先遗志,一心复国并没什么不对之处。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用些阴狠的手段,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慕容博耍的阴谋有余,却无大的战略,尽做了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罢了。而其子慕容复比起老爹来更差,武功才智不如其父之外,器量狭小,倒不是个成大事的人物。东方胜觉得,若是让慕容博在中原搞风搞雨,自己就算凭所知的情节,也只能阻止他一时,早晚必是武林一大害。而自慕容博武功才智极高,中原武林与其为敌也没什么好处。不如唆使慕容博去辽国。无论如何对中原武林还是对大宋都有利无害。变害为利,何乐而不为?想到自己一番话就可能转变天下形势,东方胜不禁自得,微微摇着手中折扇,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态。

    慕容博前后思量,觉得东方胜所言成事机会极高,可算是算无遗策,对对方的智谋大为佩服,有将其收为己用的想法,若是此人不肯,此种人物留着反是祸患。“先生大才,慕容博佩服。若有先生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东方胜闻言一惊,不是吧,你想造反我给你出了个主意也就是了,还要拉着我一起去。再看慕容博之神态,表面恭敬,却暗藏杀机。略一思索,当下道:“,一遇风云便化龙。前辈只是缺少一个机会,又何须他人相助。”

    慕容博听到东方胜这两句诗词,再次动容,杀机尽去。抬头直视东方胜的双眼,叹道:“天下知我者,莫过东方兄。”当下已当东方胜当作一位知已一般。

    东方胜暗暗松下一口气,转身提起身形便投林外而去。只听慕容博在后面朗声道:“大燕复国之日,必不忘东方兄今日之恩。在下墓碑之下有本掌谱,便作暂时答谢之礼了。”

    东方胜解决了慕容博一事之后,心中轻松。其实东方胜心中最想做的事便是阻止后来慕容博与萧远山在少林一齐现身,最后逼死玄慈方丈一事。现在慕容博应该不会再有问题了,剩下的便是萧氏父子。便骑着马一路游玩,往中原慢慢而行,而目标,当然是去苏州取慕容博碑下的那本掌谱。想来慕容博饱览天下武功,送给自己的那本掌法必定非等闲,而自己正缺一门近身武功。

    一边练功一边游山玩水,路赶得极慢,东方胜竟走了三月有余方到苏州。来到太湖边,放眼望去,一片江南美景令东方胜感到心旷神怡。沿着湖畔缓缓而行,东方胜寻思道,这燕子坞参合庄却该如何去,难道还非得先找到那个阿碧小丫头?正行间,看到前面有二人似乎正在找船,东方胜不禁心中一乐。原来前面二人一个身形高大,穿黄色僧袍,宝相庄严,另一个身上青色长衫,作儒生打扮,极不情愿地跟着那僧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