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初学射箭(第1/2页)

    范先生叫自己来投靠吴学正,为的是能参加武秀才考试。

    不曾想对方竟然要收自己做弟子,怎不令人惊喜万分。

    要知道左超凡打了捕头秦万军,得罪了县君大人,算是半个逃犯。有了吴大人这句话,相当于多了一张保护符。

    左超凡躬身就要行礼。

    吴学正手一挥,一道气墙托住他道:“不必多礼。我另有公务,你安心在这里练习。”

    说完,吴学正身影一闪,已经远去。

    这世间事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吴学正收自己做弟子,可见和范先生关系不一般。眼下自己更要刻苦练习,考中武秀才,不要辜负了对方的美意。

    只要中了武秀才,就是有功名的士子,见官不拜,不交苛捐杂税,每月还有月例钱银。更重要的是,可以狠狠羞辱狗头张师爷。

    一个人无论多老,只要没中秀才,就是老童生。

    等自己金榜题名,站在狗头师爷面前,轻蔑的叫一句“老童生”---

    左超凡想到这里,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意,他大步的朝练武场走去。

    两名军士赶紧跟上,一个叫李忠,一个叫陈龙,都是学正府里的人。

    “学正府怎么有演武场?”左超凡忍不住问道。

    李忠答道:“公子不知,这学正府主管文武秀才考试。前院是书院,后院就是演武场。”

    左超凡点了点头,走到了靶场面前。

    李忠指着架子上的弓箭,介绍道:“武秀才主要考弓马膂力。先说这弓,要能开得了两千斤的雪铁乌木弓,于百步外命中红心,连续三次方算合格。这马就是要能驾驭野马,马上驰骋千步,于半柱香的功夫斩断百根木桩,少一根都不算合格。至于膂力,则要双手平托千斤巨石,绕着演武场走上三圈,汗不出,气不喘方算成功----”

    左超凡听完介绍,倒抽一口冷气。

    大魏皇朝武举果然严格,一个武秀才要这样考下来,几乎算得上锻体中后期高手战力。

    天下之大,人才众多,锻体中期高手左超凡也见过,被他击败的左吉宽和威福镖局邢大力都是这个层次。

    可是武秀才最难的是条件限制,只有二十五岁以下的人才有资格考武秀才。

    而一个年轻人若无名师指点,决难在这个年纪做到。

    这种选拨模式,好比过关斩将,如果你不能在二十五岁前考中武秀才,三十五岁前考中武举人,四十岁前考中武进士,基本上意味着与军队无缘,只能混迹江湖替人走镖,或者落草为寇干点打家劫舍的事情。

    大魏皇朝之所以严格限制年龄,是鉴于修真的特点。

    越是年轻,越容易取得突破。

    年龄越大,体质思维衰老僵化,就很难登堂入室。

    大凡边关名将,多是武进士出身,经过沙场搏杀,心志坚韧,思维缜密,方能执掌数万大军。

    这一切只因军队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予人。

    文举,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文举的年龄限制稍微放宽,但考试的繁杂程度却又高于武举。

    左超凡扫了一遍兵器架,取下一张雪铁乌木弓。

    他从小跟着师父学刀,初次接触弓箭,感觉入手沉重,几乎相当于一柄百斤的玄铁大关刀。

    虽然从未练习过射箭,但范先生的笔记里有关于武举的记载,左超凡回忆一番道:“给我一枚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