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章(第1/2页)

    “韩兄可好?”焦赞仁领着宣教队下乡回来,正准备回镇公所找徐文选复命,恰遇上了集市里闲荡看起来有些郁闷的韩山东。

    “是你呀,秀才老弟。”

    “不敢,小弟未得功名。”焦赞仁一边谦道,一边暗自腹诽——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厮好生无趣,“见兄台似乎眉宇不展,甚么烦心之事困扰?”

    “咳~~男大当婚的”韩山东脸色微微一红,咬咬牙道,“也没什么不好说,嘿嘿,所谓饱暖思淫~欲(焦赞仁暗道:这粗坯。),要说来这东安遮莫一年有余,也算入仕朝廷了(焦赞仁又是暗道:就你?!),不说博个封妻荫子,也想着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吧。我韩某也是30有奇的人了,本想正经礼聘那鱼脯沈家的小娘子,孰知却被这家老丈打了出来”

    焦赞仁忍俊不禁,寻思莫不是这粗坯不从媒妁便自己上门了,这番想法却是不敢直说,于是问道:“可知为何?莫非是嫌弃哥哥出身?东岸民警可不比那大明国衙役。待我前去分说,好教他得知,侮谩公差公务员真真是狼心狗肺,于法不容。”说罢,装作便要动身

    韩山东一把拉住,面露愧色,低声道:“兄弟莫要张扬,这教人得知,真才是愧煞死人哩!”。

    焦赞仁暗道——这厮也有要脸面的时候啊,嘴上却是带着关切地说:“为何(他是真好奇)?”

    “咳,还不是那膈应人的‘亚欧共融’”韩山东一副捶胸顿足状,焦赞仁哪里听得这些“反东岸”思想,小声惊呼:“哥哥噤声!”,拉着韩山东急脚便往偏僻处的扁食摊上坐下,招呼了红毛夷老板整了两碗扁食(即馄饨。这种叫法可在《三言二拍》中见到,可见是彼时明人习惯),待的这粗毛大汉端的上来,焦赞仁眉头打皱——‘这是什么玩意儿?说不得原来生意如此萧条。’。韩山东却是不理会,拿来出气,先是三口两口干了自己的一碗,示意焦赞仁怎么不吃?焦赞仁还哪里有什么胃口,敬谢不敏推托了。

    韩山东也不客气,又是一碗入肚,这才缓缓道来:“倒是多谢焦兄弟会钞了,这汤饺子甚好,只是油水略多了些,不过一日执勤下来,也是管饱。”说罢,还学着通用的手势翘起大拇指和那法兰西老板致意:“你这汤饺子倒是做的甚好!”

    那粗毛大汉一听却是怒了,啐道:“没文化的蠢材,”指着摊位口的布幡,焦、韩二人往上抬头(朋友看过日剧便知道为什么姿势这么别扭,这摊位就类似本子街头的小面摊),那粗毛汉子继续啐道:“王小山扁食(招牌布幡上的字)!扁食!我!就是王小山!”说罢,气呼呼的就一边忙活,也不理这二人。焦、韩二人忍了半天才把笑意压下,免得又激怒了王小山

    焦赞仁这时才提正事:“哥哥哟,兄弟几次三番让哥哥你慎言,你我现在也算的半个官身,若是被人听去这‘反东岸思想’密告攀扯,如何是好?“

    韩山东沉吟半晌,也是点头,对着焦作愚愧道:“贤弟说的极是,是我韩某失言了。”说罢呷了口麦茶,唉声叹气。

    焦赞仁知道他还是为了亲事,劝道:“小弟可有襄助之处?”韩山东一听,登时两眼放光:“贤弟当真?!”

    “自然,贤弟力所能及即可。”焦赞仁面露得色摸着光溜溜的下巴道

    “那么,可否襄借饷银?”

    焦赞仁闻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