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88、学到了! 二合一(第2/4页)

    了复杂的宋江。

    而宁远虽然能说出来,但让他演,他觉得还差把火候,就算抛开形象的限制,在具体表现上,也无法准确把握那个度。

    这不是一日之功,虽然这会儿的李雪刀也才四十多岁,跟宁远前世回来的时候年龄差不多,但他的人生经历,他的表演时间,都比宁远多太多了。

    毕竟宁远回来前,也只有十来年的表演经历,而李雪刀,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重要的是,能从八十年代那一批敬业的演员中杀出来,就可见他的厉害。

    “这段你确定自己写?”张绍林又问了一遍。

    虽然这墙上贴了白纸,写不好撕下来重新换也没问题,但亲自书写,写好了是加分,写不好就是减分了。

    更何况,光写的好还不算,这时候宋江已经醉了,而且内心激荡,那种情绪还要体现在字上,不能工整,但又不能太草。

    李雪刀点了点头,其实在之前他已经给他们展示过书法,自己私底下也练过将要写的这首七绝,尝试过多种笔法,最后才确定下来要写哪种。

    让酒保拿来笔墨,李雪刀左手端酒盅,右手擎笔,摇摇晃晃站在墙壁前,眼神迷离。

    这墙上,早就让人写了不少诗,而李雪刀并没有立即写,张望了片刻后,才提笔上墙。

    宁远以前在他家没见过什么笔墨,显然这是他为了这出戏特意练的,就为了能更真实展现,毕竟原版水浒里也看过,那时候就是李雪刀亲自写,而不是像张寒予那样切换镜头找人代写。

    虽然这也无可厚非,并不是写好字才能当演员,但如果会,像李雪刀这样,无论真实感还是连贯性也会好不少。

    作为宁远这个外行的眼光,李雪刀的字挺好看,当然,这时候的央视人才济济,而且水浒传的片名也是专门找书法家张书范写的,如果李雪刀的字拿不出手,肯定也不会用。

    不过,那时候但凡敬业的艺术家,只要能亲自动手都不会玩虚的。

    就连不识字的赵丽蓉老师,为了那个‘货真价实’,也练了很久,还是比伏案写更难的竖版,而且那时候她已经因为疾病身体很难受了,但为了艺术效果不打折扣,她坚持了下来。

    而这四个字,也成了她一生的写照。

    这个时候,李雪刀蘸满浓墨的笔,首先在墙上写下‘七绝’两字。

    而且,他还是直接写在别人的诗上面,给盖住了。

    这个细节之前也讨论过,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现他此时的无所顾忌,连反诗都敢题,盖住别人的诗又算什么。

    心在山东身在吴。

    第一句就随手写了出来,不正不草,写出来后,李雪刀又转身呵呵笑着问酒保:

    “店家识得吗?”

    这里问一句,当然是剧情的设计,堪称细节到家了,足以彰显此时宋江的心理——得意。

    这跟之前上楼的时候,大剌剌的“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又拿出一锭银子,在酒保说多了后道“不用找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江,本质就是对上逢迎,对下虽然不能说欺压,但也是看不起的。

    包括之前对那些江湖好汉,宋江也只是在官府求人脉不得、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满足心理上的虚荣,并不是真的看上他们。

    所以,这一句得意洋洋的问话,就把宋江此时的嘴脸刻画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