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02、不一样的态度(第2/3页)

    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这部橘子红了,虽然属于悲的一种,但更多,还是那种无奈,虽然最后的结局,并没有人有太惨的结局,但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遗憾,或许更能诠释这部剧的主题。

    而在李绍红的执导下,整个气氛从音乐到环境的布置,到人物压抑的内心,都平静而蓄积着力量,然后再到最后的真相大白,每个人都感到痛苦。

    周讯,在这个时候已经展示了她精湛的演技,把女主角温婉含蓄,智慧且富于想象力,性格和气且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梦,还有最后知道真相的无奈,在生孩子大出血后还执意保留孩子的执着,演绎得相当出色。

    所以在播出的时候,这部剧挺火的,就连那时候不爱看这个类型剧的宁远,也因为很多人在讨论,而忍不住看了。

    这部剧当然也有瑕疵,就像李绍红的每一部剧一样,她总会把一些沉闷的气氛弄得有些阴翳,甚至拍恐怖片都足够了,大明宫词如此,橘子红了如此,就连多年后,她从胡梅手里接过的红楼梦,也是如此。

    当然,《大明宫词》一开播的时候,那种精致的场景、细腻的镜头,一下子震撼了多少人。可十年后,李绍红这一套放到《红楼梦》里,又雷到了不少人。

    宁远感觉,李绍红还是当初那个她,这些年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没什么错,但错的是不了解观众的成长。

    从最开始的一味接受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式的赞叹,到未来一个劲的拍砖,短短十年,观众看得多了,也迅速成长起来了,而你导演还用十年前的风格,还想要那种赞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瑕不掩瑜,《橘子》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而且宁远相信,如果自己去演的话,肯定会比黄垒更到位一些。

    毕竟这时候的黄垒也才刚刚三十岁,那些复杂的心绪,他只能用表现的方法去替代,尽管这时候的黄垒已经拿到了表演系硕士学位,还任教于京影,而宁远,不过是华戏的大二本科生。

    但宁远完全可以用体验的方式,因为那些无奈,他都经历过。

    有经历,用体验,效果自然好于表现。

    跟他正面较量,宁远并不怕什么,但有一点,李绍红以前跟黄垒合作过,怕的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

    在前世,宁远出道的时候,李绍红早就在电视圈有了极高的地位,等宁远开始拍电视剧的时候,她除了一部新红楼外再也没什么新作了。

    所以,宁远对她不怎么了解,也只是在一些场合见过,对于她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圈内的评价。

    褒贬不一,无论从人还是作品。

    说好的把她夸上天,比如善于挖掘演员的潜力、对剧情刻画细腻有格调,对演员好,谆谆教诲。

    说坏的,也肆无忌惮的抨击,比如把每部电视剧拍的像鬼片,红楼一遍没看完就敢拍,打压未来红透半边天的某杨姓演员,尖酸刻薄等等。

    但仅从作品上,《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这两部电视剧,还有那部《血色清晨》的电影,宁远都挺喜欢。

    当然,另一部由李雪刀、宋单单和叶静主演的《四十不惑》,在某些方面也不错。

    或者说,这两年就是她的分水岭,之前大部分都是佳作,之后的,就一言难尽了。

    随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