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76章(第2/3页)

    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狙击手们的故事,就必须给他们每个人都单独拍一部电影。”

    “没错,我当时就是这样考虑的。”

    谢柯罗点点头,随后又问“将军同志,不知您最近还有没有写写的打算如果有的,可以先给我介绍一下情况,明天开会讨论您的稿酬时,我顺便把此事也提出来。”

    索科夫心里开始思索,自己还能写哪些与卫国战争有关的,作者名气小还不行,这说明他的文笔平平,就算把书写出来,恐怕销量也不会太好。

    经过一番思索,索科夫锁定了一名叫亚历山大鲍里索维奇恰科夫斯基的作家。他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医生家庭,1939年从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卫国战争期间曾任战地记者。1955至1963年任外国文学杂志主编,1962年起任文学报主编、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1971年被选为候补委员,1973年当选为劳动英雄。

    他还在高尔基文学院读书时,就开始发表作品。1944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的第一部这事发生在列宁格勒,1945年完成了第二部丽达、1947年完成了第三部和平的日子,反映了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被围时苏联军民抵抗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斗争。

    在发表完三部曲之后,他又于1949年发表了长篇我们这里已是早晨,并在1950年获得斯大林奖金。接着,他又分别在1956年创作了生活的年代、1960年创作了我们选择的道路,以及在1962年发表的中篇远方星辰的光辉,以及1966年创作的未婚妻等。

    不过他最有名气的一本叫围困,全书共5卷,从1968开始创作到1975完结,前后历时七年,并在1978年获得苏联国家奖金。这本书描写了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格勒被围时苏联军民的斗争生活,但以写重大战役和苏德双方最高统帅部的活动为主,并涉及当时苏联的重大外交活动。

    他的最后一部长篇胜利,是在1978到1981年创作的,内容围绕波茨坦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召开,反映苏联的外交政策和活动。

    在恰科夫斯基的诸多作品里,索科夫最看好的自然是围困这部书,全书有一百多万字。如果自己能让此书提前二十年面世,没准也能获得一个文学奖。

    想到这里,索科夫冲着谢柯罗说道“总编同志,我的确还有一本书的构想。”

    谢柯罗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将军同志,快点说来听听,这次你又打算写点什么内容”

    “新书,我打算写和列宁格勒有关的内容。”

    谢柯罗听索科夫这么说,沉默了片刻,随后说道“将军同志,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恰科夫斯基这位作家”

    听谢柯罗提起恰科夫斯基,索科夫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随即有些底气不足地说“听说过,不过我还从来没有看过他的书。总编同志,您怎么想到提起他”

    “是这样的,将军同志。”谢柯罗说道“说来也巧,这位作家去年写了一部长篇这事发生在列宁格勒,今年又发表了一部叫丽达的长篇,据他说,明后年可能还会写第三部长篇,以凑齐一个战争三部曲。您所说创作的里,有一个叫丽达的女兵,让我本能地想到了恰科夫斯基的这两部书,如果您真的打算写关于列宁格勒的故事,我建议您去看看他的书,没准能给您增加一些灵感也说不定。”

    “好的,总编同志。”索科夫听后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