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88章(第2/3页)

    ,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趁着维尔纳看稿时,索科夫又继续写普通一兵,因为他的心里很清楚,就算维尔纳的速度再快,要看完十万字的内容,起码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维尔纳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索科夫所写的围困前几章节。当他放下手稿后,满脸诧异地问“将军同志,我觉得这本书就写得相当棒,为什么不能继续写了呢”

    “因为已经有人给我打招呼,说书中提到的重要人物如今都健在,如果我的这本书写出来之后,也许他们会对我的描写产生一些看法,到时就有可能给我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索科夫说道“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不写,等到时机成熟时再继续写。”

    “是谁,是谁给你打的招呼,将军同志。”维尔纳听索科夫这么说,不满地反问道“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假如能出版,肯定又能成为一本经典。”

    索科夫苦笑一声,然后慢吞吞地说道“是最高统帅本人。”

    维克多听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什么,是最高统帅本人让你暂时不要写这本书”

    “没错,的确是这样。”

    索科夫记得很清楚,围困是在1975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时出版的,1978年,该书荣获苏联最高文艺奖“列宁奖金”。

    这部之所以受到各界的赞许,并迅速成为畅销书,是有其独特的背景。60年代有关领导大力号召文艺作品写“爱国主义题材”。军界负责人亲自出场宣传动员,并在1964年组织了苏军负责人与文艺界人士的见面会。

    当时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和总政主任叶皮谢夫指出艺术创作“应当特别注意反映战斗功勋,武装力量战斗史”,“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题材是如此迫切和重要,它应当在书籍和歌曲中,在电影和绘画上,得到更鲜明的、令人信服的和更有成效的反映。”

    1970年,科涅夫元帅、崔可夫元帅等多名高级指挥员,在消息报上联名发表呼吁书,明确要求文艺作品写卫国战争。在这之后,苏联作协、影协等协会召开了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创作“军事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问题;有关方面和俄罗斯联邦作协,联合召开“军事爱国主义文学会议”,作协响应科涅夫等人的呼吁,召开各加盟共和国、莫斯科、列宁格勒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席会议,进行动员组织。他们设置军事文学作品奖金和奖章;组织作家访问中亚、远东等边防地区;访问驻东欧各国的苏军部队;大量出版宣传“军事爱国主义”的文集和歌曲集。正是在这样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出现了一大批军事题材的作品。

    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大批战争,都力图从各个方面来再现卫国战争的历史画面,越写篇幅越长、人物越多、场面也越大,评论界给了这类作品一个新的名称“全景文学”。这是继50年代后半期出现在苏联文坛上的以写“战壕真实”为标帜的“新浪潮”之后,又一个战争文学“新浪潮”。而长篇围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写成,并成为六七十年代“全景文学”的代表作。

    虽说围困一书,在七十年代末期成为经典,并获得最高文艺奖“列宁奖金”,但在如今的1945年却没法出版发行,因为书中涉及到的史达林、日丹诺夫、伏罗希洛夫和朱可夫等人,还没有得到一个相对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