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八章 帐下决策(第2/4页)

    菁二人还是离开了。离开了带给他们无数美好回忆的村子,离开了依依不忘的亲人……

    昨日带过来的部队,还聚扎在村外斜坡的背出,由于唐战的命令,士兵们始终都没有在村子面前露半张脸,按令在斜坡处驻扎了一个晚上。待到唐战和陆菁归营后,唐战便示令收兵,同返大本营而去。而唐战和陆菁二人,就这样结束了在王家村的日子……

    回到大本营后,唐战即刻便将十八年前唐门世家的信物交予了元帅朱元璋。营帐中,朱元璋接过了唐门世家的信物,看着信物内容,不禁感慨道:“十八年来,本帅终得此二物。十八年啊,本帅已经郭义父之征,斗战陈友谅、张士诚数番,如今到了北伐之际,此二物算是来得甚及啊——”

    唐战站在台下,又向朱元璋请示道:“启禀元帅,唐门世家此二物,乃对抗蒙元骑兵之阵法及北伐之计。而今十八年后元帅才终得此物,不可贻误时机,当速做决断,商榷伐元之际,以救天下!”

    朱元璋望着手中的信物良久,思绪了一会儿后,又对唐战说道:“此信物乃出自唐门世家之手,唐将军必深孰知。眼下有对抗蒙元骑兵之法及北伐之计,本帅便命唐将军你亲自操兵练阵,以待早日伏法蒙元铁骑。至于北伐之计,本帅自会与徐达、常遇春二位将军做出定夺……”

    唐战听后,拱手接命道:“是,末将一定不负元帅所托,必操兵良阵,以备及日之用——”

    “对抗蒙元铁骑,往往先锋军队身先士卒。既是如此,现在唐将军就去操练先锋部队为佳,本帅还得与徐达、常遇春二位将军商讨北伐之计……”朱元璋又下了命令,直接让唐战现在就去练兵。

    “末将遵命——”唐战最后道了一句,接过了操兵阵法的信物,随后走出了营帐……

    营帐中,朱元璋揣度了唐门世家的另一个信物良久,不禁感叹道:“唐家弟子果然料事如神,早已望见数年今日,本帅能够平定中原以南,起兵挥师北伐——”

    徐达在一旁也思考了许久,随后走上前对朱元璋道:“元帅,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已有数久,现蒙元气数已尽、内部矛盾重重、民心推翻所向,正是北伐之良机,还望元帅早作决策!”

    朱元璋听后,认为先进形势确实利及,于是又对徐达和常遇春道:“元之将亡,其机在此。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何如?”

    常遇春想了想,先言道:“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以我非常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可挺竿而胜也。都城既克,乘胜长驱,余皆建瓴而下矣。”

    常遇春说完,朱元璋又思绪了很久。根据刚才自己所见唐家信物之事,朱元璋最终并未采取常遇春“长驱直入大都”的计策,他决定制定稳扎稳打的进军战略,于是说道:“先取山东,撇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之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天下。”

    徐达和常遇春听了朱元璋所言,明白了朱元璋其实早已胸有成竹。如今见了唐门世家的信物,心中既有克敌伐元之计。

    朱元璋思度肾时后,便郑重道:“北伐之际,徐达。现本帅封你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甲士二十五万大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