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八章 帐下决策(第3/4页)

    ,由淮入河,长驱北伐!”

    “谢元帅,末将遵命!”徐达和常遇春二人齐声应道。在他们心里,其实他们也早已怀有北伐必胜之决心。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想到自己即将出征的北伐大业,朱元璋心绪蓬勃……

    而在帐外,唐战受朱元璋之命后。接下唐家阵法,与军事陆菁一道,共研阵法精髓,操刀练兵其武。北伐出征在即,面对曾经驰骋中原、所向披靡的蒙元铁骑,先锋军中此阵法必不可少。

    当然,生性愚钝的唐战根本不知研究战法之事,这些事情,还是只能交给熟读兵法百家且智慧超常的陆菁。当然,此阵法也是一环扣一环,毕竟以步兵为主的阵法,想要打败气势浩荡的铁甲骑兵,必然难点重重,关键阵位点位及其重要。

    首先,该阵法既已骑兵先驱为屏蔽,中心步兵为奇阵,要做到里外和应、首尾紧密相连。再加之身为先锋部队,郊外平地之战,多有可能先遇敌军精锐部队,于是这就要确保屏蔽之骑兵要有过人善战之能。然而蒙古人多为草原马背上长大,蒙元的骑兵往往胜过汉人,想要切实可行,骑军阵中必有可统率之将领。而这其中,先锋之位又属最难,不但要有百战百胜之常手,以唤军中士气,还得坐领前阵,奋勇杀敌,示令前方布阵有条不紊。

    面对先锋将领主战之功,陆菁坐镇营下,俯瞰先锋骑军,于是大声命道:“我意中已决,先锋将领必有率先冲锋杀阵且常胜兴兵之徒,即命‘飞骑将军’赵子川出任先锋,排头冲阵!”

    唐战将操兵的权利供予陆菁后,先锋部队全军上下全然听从,即使是平时不愿委从陆菁的赵子川,此时也变得十分听从任命。毕竟到了军营乃至战场,众人的态度也与平时有了较大差异,普遍变得格外严肃和认真。

    “飞骑赵子川领命!”赵子川骑在马上,大喝一声。随后缰绳一置,马嘶长啼,赵子川与战马同时高跃宇下,大跨几步,坐镇先锋阵前。随即赵子川亮出“乾坤二剑”,骑马并头,与先锋骑兵呈箭形列阵,威风凛凛。

    接着,先锋将领问题解决,自然要谈两翼之况。如果说先锋之位乃阵法之头,确认敌军目标,则两翼之位在于对阵法的平衡和保护。由于阵法之外多为骑兵,阵法之中多为步兵,行军上速度的差异则较为明显。再加之先锋飞骑将领冲锋杀敌,讲求速战速决,若是阵中步兵速度延缓,则阵法难以维持。敌方骑将居多,以速战为核心,必抓住破绽,包抄以袭之,先锋阵脚必大乱。先锋部队与中部脱节,阵法疲于分割,必大败。

    于是,两翼的保护及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两翼的位置,除了要观察敌人阵型的包抄预先做出应对,更要两方受命,起到组织进攻防守的统领作用,起难度绝不低于前锋杀阵的将领。

    陆菁手中短鞭点手而过,闭眼凝神,良久,陆菁睁眼挥鞭道:“两翼须定尤善把控阵型之人,其人必善于骑术、精于观察、熟于对武。顾吾念,封南宫俊和慕容飞两将军阵中两翼将领。此二人曾为常将军左右二虎,身有克敌武功、行有百战经验,此二人最为恰当——”

    “南宫俊接命——”“慕容飞接命——”南宫俊和慕容飞同时喊道,遂两骑左右分道,各分八百骑兵,为阵法两翼护行。

    先锋和两翼的问题解决了,自然便是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