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全球合作(第3/4页)

    ,用这种方式,与我们欧洲的本土企业进行合作。”张文浩笑道:“东辰集团做事情有一个原则,那便是意在百分之百控股所以,合资的路线我们从原则角度来说不会考虑。”

    克林斯曼急忙追问道:“那能否做一下改变?我们可以放弃控股权,让东辰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张文浩轻轻摇了摇头,道:“东辰如果只是追求绝对控股,那么东辰随时可以拿出9%的股份,进入股市套取大量现金,之所以没有,原因还是我刚才所说的,东辰的原则是,对自己的产业,进行100%的控股。”克杯斯曼一脸的失望与无奈,东辰绝对是全球经济领域的一个霸权主义,就连股权都要求的如此绝对,100%占股,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与欧洲的本土企业进行合资生产。

    随即,克林斯曼又问道:“那能不能采用与通用汽车的合作模式呢?我们现在均有大量的产能剩余,如果我们为东辰代工,也能够将我们的产能利用起来,国冉的就业形势也会有所保障。

    张文浩略一思付,道:“这种合作,倒是可以考虑。”

    说着,张文浩话锋一转,又道:“世界汽车年产量大概在九千万辆左右,德系车大概占了五分之一,大众占了百分之十一左右,如果是采用代工生产的合作模式,我想知道大众能够分给东辰多少产能?”克林斯曼想了想,道:“如果价格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将7成左右的产能拿出来,专门投入到东辰汽车的生产上。”

    张文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大众在〖中〗国所有的合资生产线的股份,全部都要卖给东辰。”克林斯曼并没有拒绝这个要求,事实上,他也在为大众在〖中〗国的多条生产线而发愁,一汽大众、中海大众、一汽奥迪、斯柯达等一系列的生产线,对现在的大众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累赘,卖给东辰,就算是被东辰狠狠宰上一刀,也是相当于割掉了一块肿瘤。

    张文浩自己也清楚,他如果在全球形成绝对垄断,那么这个市场就没法做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他是懂的,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汽车生产商的饭碗都抢过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只会逼迫他们的政府打破常规,进行干预,总之,这些企业背后的政府是不可能任由自己一个人把这个蛋糕完全抢走的,经济再强大,在政治手段的控制下也是必然要低头,所以,与欧盟的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也是东辰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让当国政府接受,只要政府没有意见那么代工生产,也可以实现东辰对汽车领域的软垄断。

    德国人是一个永远不会彻底服输的民族,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在最困难的时期,抽出大量资把资金力物力来组建bv的研娄团体,他们只会暂时向现实屈服,然后在背地里蓄势待发,着手准备翻盘。

    张文浩如果强行登陆欧洲,带来的结果恐怕也不是最好的,通过这些本土品牌来渗透,却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渗透到最后,这个市场已经被东辰养成了足够的惯性,那个时候,其他企业就算想抬头,也相当于被压在五行山下,异常艰难。

    法国导英国的企业,也都寻求与东辰的合作,这些品牌都有足够的制造能力,东辰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张文浩依旧是要保证自己的核心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