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税收(第3/4页)

    ,以至人人有富贵还乡之心,无勇往赴战之气。

    哪像贺今朝废弃了大明的苛捐杂税,但依旧制定了新的税法,就算种田,也得对半分,把大饼画在后面。

    方能最大可能的筹集军粮,用于战事,维护政权的日常运转等等。

    在这件事上,李自成没有选择抄作业,依旧是另辟蹊径。

    李自成农民政权,对苛捐杂税深恶痛绝,这让人非常容易理解。

    大明底层早就苦赋税久已。

    他们在税收的问题上走向了反面,把税收视为统治阶级的万恶之首。

    “均田免粮”,完全不去建立税收制度,这样会比明末政权败得更快,更惨。

    若是“均田免粮”后再回到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不需要国家,不需要政权的长期运行,或许还行,然而这只是天方夜谭。

    政权的财力基础没有经常稳定的保障,也就意味着聚沙建塔,经不住历史风雨的侵蚀与冲刷。

    如果说崇祯的明末政权亡于横征暴敛,那么,李自成的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亡于免税劫掠,这不啻于另一种形式的横征暴敛,手段还更酷虐。

    各自极端的税收政策,最终会使大明王朝和李自成的政权走上殊途同归的败亡之路。

    冬装是要做的,但是得花不少的银子。

    “我们不仅要买冬装,还要多买些粮食。”

    李自成又提了一嘴,这么多脱产士卒,不是谁都能养得起的。

    他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李自成的发展,完全成了蝗虫模式。

    或者说李自成开辟的另类赛道,当真是成也税收,败也税收。

    李岩想了想又开口道“大元帅,欲图大事,必先尊贤礼士,除暴恤民。

    今朝廷失政,可是先世恩泽百姓已久,近缘岁饥赋重,官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

    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

    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

    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

    李岩说那么多,就是为了铺垫最后一句。

    “均田免粮之策是大元帅立身之根本,岂能随意更改”丞相牛金星不答应这件事“只要一半,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投贺今朝去呢”

    因为战争的宣传鼓动需要,闯贼实行三年免征,广泛宣传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口号。

    如此才得到了河南、山东,还有北直隶部分地区百姓的欢迎,极大激发明朝统治区内百姓们的造反热情。

    李岩也晓得这种事针对夺取的敌占区是极为有效的,但是对于自己占据的根据地全免税是个很大的失策。

    牛金星说的非常有道理,要不是冲着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些百姓为什么不投了锤匪

    现在他们与锤匪竞争优势就是这个点,岂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一旦做出来的事,同口号不一致,这些遭受哄骗的百姓必定会反戈。

    李自成已经被他自己宣贯的口号绑在了战车上,根本就没法下来改变税收这件事。

    “我们虽然没收了几个山东藩王的财富,但是军饷下发一波,剩下的钱财若是与贺今朝做生意,怕是不够。”

    李岩看着牛金星说道“我们占据山东之后,接下来要去哪里发展”

    毕竟在大家原来的设想当中,洪承畴率领大明最后的精锐,都折在关外,这样他们也能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