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九章:诸藩国王培养计划(下)(第3/4页)

    乱罢了,根本就无法动摇朝廷的统治。

    可数百年后,朝廷的实力又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不过,朱高煦与朱棣的谋划,此时却不能对解缙及殿内众人明说。

    他沉默许久之后,对解缙说道“就算将来海外诸藩国会脱离朝廷的掌控,得需要多少年的发展三百年还是四百年东周列国发展了多少年才威胁到周王国的统治”

    解缙沉默不语。

    “而朝廷如今的实力与当年的周王国相比,又强了多少倍所以,你这个反对理由虽然有道理,但却不切实际,因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朱高煦接着道“更何况,改封出去建国的藩王都是太祖的子孙。即便将来有藩国做大,父皇陛下都不在意,诸卿又何必杞人忧天”

    直到此时,方孝孺、解缙、黄淮与在场众臣终于明白了朱高煦的意思。

    皇帝老子都不怕,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好怕的

    若真有那一天,也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了,操那个闲心干啥

    而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规矩定好,让诸王就藩之后不要作恶,埋头安心发展。

    “诸卿谁还有异议”

    朱高煦环视殿内三十多人问道。

    众臣皆沉默。

    方孝孺欲言又止。

    朱高煦见状,目光落在方孝孺脸上,缓声道“先生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方孝孺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敢问殿下,陛下是打算在将来众建诸侯”

    他问的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清楚,共有两点。

    第一,朱棣是不是要继承明太祖朱元璋改封诸王于海外建国的国策,将来把汉王朱高炽、赵王朱高燧,乃至懿文太子朱标的两个儿子吴郡王朱允熞、会稽王朱允熙也分封到海外去

    第二,朱高煦将来是不是也会继承这个国策,继续分封诸子亲王于海外建国

    “先生,孤的话,刚才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众建诸侯,此乃太祖高皇帝的意思。父皇陛下与孤乃太祖子孙,自当继承太祖之志,在海外广建诸侯,这是太祖定下来的祖制,谁敢悖逆”

    朱高煦当然理解方孝孺的意思,因为方孝孺所问的问题,也代表了现场大多数直臣的意见。

    故而他才会如此肯定的给与答复,并以“祖制”来给“广建诸侯”加上一道神圣的光环。

    “太祖皇帝圣明陛下圣明殿下英明”

    方孝孺率先起身,激动的作揖行礼道。

    解缙、黄淮等人纷纷起身,像方孝孺那样,作揖行礼道“太祖皇帝圣明陛下圣明殿下英明”

    于是,由朱棣决定传授皇室子弟为君之道而引发的一场小型风波,到此结束。

    就在朱高煦于文华殿与方孝孺等人辩论之时。

    武英殿之中。

    永乐皇帝朱棣正和楚王朱桢,分别坐在一张案几的左右两边,一边喝着茶,一边谈论着事情。

    朱棣道“六弟,自古以来,君王施政总得需要人手去落实,而受限于地理道路的不便,注定了为君者必须依赖他人来治理国家。”

    朱桢道“四哥的意思是说,国君总得借他人之手,来施展国策,治理国家”

    “正是此理,而这个他人的选择,说来说去,无非三个,一为皇室宗王,二为勋爵公侯,三为士大夫。”

    朱棣缓声道“历朝历代的皇帝,早就尝试过各种方法,发现依靠士大夫治国,虽有诸多问题,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