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9.千古一帝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2/3页)

        秦始皇“军功爵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秦了,李斯,拿出一个官吏考核任职的具体章程来。”

    李斯“唯”

    不只是他们,历代法家代表人物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韩非将自己的心得整理出来,写成了新的韩非子。

    商鞅则是思考如何修改秦律,才能更加适合未来大一统的秦朝。

    法家的愚民思想要不要改,要如何修改法律如何保证公正又要如何限制基层官吏,杜绝知法犯法之事

    纵观秦始皇统治时期,各种刺杀层出不穷,虽然都没有对始皇的身体造成伤害,但迟迟找不到凶手,使得他越来越多疑。

    仅史书记载的刺杀事件就有四次,荆轲刺秦我们前面讲到过,高渐离刺秦是为荆轲报仇,这两件事发生在秦统一之前。

    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路过博浪沙,他的车架被一个大铁锤击中,瞬间粉碎。幸好,始皇多次遇刺,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并不在那架车中,才侥幸躲过一劫。事后,秦始皇大索十日,依旧没有找到凶手。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他家父祖五代相韩,韩国被灭后,张良就一心复国,他散尽家财找了一个大力士,刺杀始皇,可惜,他选择的车架是错的,一击不中,立刻遁逃,秦军根本抓不到他。

    李斯惊呼“张良”

    秦始皇问道“卿知道这个张良”

    天幕称其为“汉初三杰”,定是才智无双之人,若此人能归附我大秦,可以其为榜样招揽天下英才。

    朕连一心刺杀朕的人都能容,还有何人不能容

    李斯“臣所知不多,只知他的父亲祖父都是韩国丞相,韩国灭亡时他尚未出仕,便没有被严格审查,臣也是在韩国权贵名单上看到过这个名字。”

    王绾、冯去疾等朝臣不得不感慨,仅看过一遍就记下了他的名字,李斯果然能力很强,怪不得陛下会留下他的性命。

    比不过啊

    张良此刻却有一种了狗的心情,脸色黑沉一片。

    在天幕影响下,秦朝的统治定会越来越稳固,他已经有意前往咸阳一看究竟,天幕却将自己未来刺秦之事公之于众。

    这下子,只能逃了。

    第四次刺杀发生在咸阳,始皇三十一年,微服出巡咸阳,在兰池遇刺,刺客全部被杀,始皇大索二十日,却没有找到刺客的线索。可见,此时的咸阳也被渗透成了筛子。

    秦始皇终于怒了,他拔剑斩向面前的桌案,桌案被一刀两半,“诸位爱卿,咸阳都被敌人渗透,诸位在家中还能安睡吗”

    群臣纷纷俯首,不敢言语。

    若是在咸阳都不安全,这天下还有安全之地吗

    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

    始皇默默算了算,自己活了49岁,还没有祖父长寿,至于曾祖父,更不能比了。

    突然知道了自己的寿数,仿佛生命已经看到了终点,始皇情绪有些低落,为何这世上没有长生药

    他还有十一年,这么短的时间,能让六国归心,重造乾坤吗

    还好,天幕接下来的声音给了他一些希望。

    按史书记载,秦始皇是突然得重病死的,他幼年颠沛流离,身体本就不算健康,少年时期在多方的压力下筹谋亲政,心力交瘁,战战兢兢。亲政后又十分勤政,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他每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