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9.千古一帝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3/3页)

    批阅奏折120多斤,多年的劳累透支了他的生命力。他可能还服食了方士炼制的“金丹”,慢性中毒。

    出巡期间,即便舟车劳顿,他也没有放下公务,途中身患疾病,派蒙毅去“祝祷山川”祈福。在东海见到了空手而回的徐福,还亲自去射杀了一条大鱼。多重因素叠加,让他的身体迅速衰败下去,病体沉疴,药石无医。

    这样来看,生病去世也是可以理解的。

    评论区

    “古人平均寿命短,政哥的祖父父亲都不算长寿,他吃了金丹还能活到49岁,身体已经算不错了。”

    “稷儿寿命就很长啊。”

    “那是宣太后的功劳,稷儿的父亲祖父寿命可都不算长,可惜长寿的基因没有遗传下去。”

    嬴稷“稷儿是什么鬼称呼”

    扶苏担忧的看着始皇“父皇,不如请夏医来诊治一番。”

    始皇却道“朕的身体没有那么虚弱,不过,天幕提醒了朕,以后,你到咸阳宫帮着处理政务,朕要劳逸结合,养好身体。”

    扶苏瞪大了眼睛,如同见鬼一般,父皇居然肯放下工作去休息,这可真是太恐怖了

    始皇却想明白了,既然这世上没有长生药,大秦以后还要交给扶苏,就要充分利用这十多年,将他的观念掰正过来,免得最后落得父子生死不见的下场。

    至于其他公子,还不如扶苏有主见呢,好歹扶苏还敢跟朕唱反调,其他儿子见了他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如何能担当重任。

    不过,朕死之前,难道没有留下遗诏扶苏身在上郡,身边有蒙恬辅助,为何继位的不是扶苏

    天幕不知秦始皇心中的疑惑,还在按部就班的讲解秦始皇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始皇是死于阴谋。因为在第五次出巡前后发生了很多不寻常的事。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发生了荧惑守心的凶兆。同年,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始皇听说后,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但是没有人认罪,就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起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荧惑守心”

    “陨石”

    秦朝群臣议论纷纷,秦始皇心里也在打鼓,这可都是不祥之兆,第一年发生凶兆,第二年朕就死了,很难说这两者没有关系。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陨石当做圣物。比如,古罗马人把陨石当作神的使者,他们在陨石坠落的地方盖起钟楼来供奉。匈牙利人则把陨石抬进教堂,用链子把它锁起来,以防这个“神的礼物”飞回天上。教圣地麦加也有一块陨石,被视为“圣石”。

    宋朝科学家沈括曾记载了一次陨石坠落常州的事件,后来,那块陨石被当地官员送到金山寺保存。

    王安石“存中,天幕说的是你。”

    沈括“科学家是何意”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如同一个碗扣在地上,这就是盖天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些科学家发现,盖天说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屈原天问中就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说法,这可能是浑天说最早的萌芽。

    此后,以西汉落下闳、杨雄,东汉张衡为代表的一些天文学家认为,盖天说是错的。他们通过观察和计算,提出了浑天说,天地如鸡子,大地在中间,周围日月星辰都悬挂在球形天幕上围绕大地运动。

    落下闳抬起了头,他吩咐属官将天幕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他要进宫,向汉武帝解释自己的学说。

    张衡也选择迅速入宫,他的学说已经得到了最高统治者邓太后的首肯,邓太后拨款支持他建造一个庞大的天文仪器,用于观测天象,校准历法。

    不知天幕会不会否定浑天说,他有些担心。

    浑天说与现代的天体概念已经十分接近,但由于观察手段的限制,浑天说并没有在普通人群中流行开来。

    对于古人来说,天外一直都是一个很神秘的世界,他们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便发挥想象,认为陨石是上天给人间帝王的指示。陨石上刻的文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在当时人看来就是上天的警示,预示着秦朝即将灭亡的信号。

    但我们知道,这就是纯粹的阴谋,陨石只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罢了。

    此话一出,天幕下的人都不淡定了。

    后世的人难道已经能看到天外了,他们为何这般笃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