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 都是穷苦人(第3/3页)

    样一来,挑上担子,扁担就不会翻了。他挑上85公斤的蓝板水,担子起闪,脚步轻快,人舒服一大截,挑了几年,汗水渗进了扁担中,油光锃亮,如今要把这一条心爱的扁担卖出去,他的心里在滴血。太阳已经老高了,扁担还是放在屋檐下没有人问,集上的人渐渐散去,有一个中年人问了一下价钱,雷幺打量了一下,说:“你想买的话,就给一串钱。”“那么贵,一串钱可以买10斤米耶!”“哥哥,你看一看这是一条么东西呀?实话跟您说,您们YC还没有这样的料当。这是深山里长的黄荆树,无节无损,只有五年的树龄,加上我挑熟了的,有硬有软,挑着起闪,一串钱,还嫌贵了?”“700文,卖不卖?我真是看中了你的这条扁担。”“800文,我就卖。”雷幺望着买主,脸上透着渴求的光。中年人拿起扁担在地上压了压,说:“八百就八百,要得发,不离八,”于是给了钱,雷幺买了三个锅块,蹲在街沿下吃了,他还想吃,舍不得钱,向老板讨了一碗水喝了,心里好受多了,老实说,他已经饿了三天,这是吃的一餐饭。雷幺夹着棉袄,继续找活干,又连着找了几天,还是没有着落,肚中空空如也,来到破庙里过夜,赵师傅见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汉子,说:“小伙子,你还没有吃吧?”雷幺望着赵师傅,说:“两天没有吃饭了。”“哎——,那哪里行呢?人是铁,饭是钢啊!”赵师傅爬起来,从柱子上取下布袋,用口咬开系的绳子,用脚趾夹着碗,撮了一碗米出来,雷幺见了,问道:“师傅,您撮米做什么啊?”“煮饭你吃呀。”“哎呀,那是怎么好呢?”“谁个没有落难的时候?几天没有吃饭,会饿出病来的。”赵师傅边说边用脚趾夹着碗淘了米,用脚趾夹着打火石,打燃火纸,夹起来,用嘴吹燃,点燃了柴草,说:“小伙子,我没有菜,你到堰里去割几把蒿草回,现在的蒿草心蛮好吃的。”雷幺拿了菜刀,到堰里割了几把蒿草回了,顺便还摸回了几只蚌,粥煮熟了,炒了蚌肉、蒿草心,饱饱地吃了一顿,夜晚睡在庙里,在交谈中,赵师傅得知雷幺的乳名叫长升,壬辰(1892)年出生,应山(今广水市)天子岗人,从小丧父,逃荒来YC矿区做工,因为打抱不平被老板开除了,找不到工做。叙到这里,赵师傅说:“你何不找一下邓先柱哟,他也是应山人,他待人是十分好的,让他帮忙想一点办法。”“我不认识他呀!”“明天我带你去。”第二天,雷幺烧饭吃饱了,赵师傅领着他找到了邓先柱,他现在是盐棚的大掌瓢子,邓先柱热情接待了他们俩,中午安排伙房弄了几样炒菜,请赵师傅坐上位、雷幺坐下位喝酒,邓先柱说:“赵师傅,您救起的两个徒弟现在都当老板了,他们都时常念叨您,您是救命恩人呢!今天没有好菜,一杯薄酒,请您受我一拜!”邓先柱抱拳,作了长揖,赵师傅连忙起身,说:“小弟年纪轻轻,23岁就当大掌瓢子的,人中豪杰啊!”“我跟您一样,从小讨饭来到矿里,当拖工、锤工、火工、瓢工、二掌瓢,都是穷苦人!都是穷苦人,只要您不嫌弃,我愿跟您结成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邓先柱再次下拜。赵师傅说:“好,好,好!”邓先柱说:“幺哥大我8岁,小弟先敬您一杯。不知您老家是哪里的?”“我是天子岗的。你的老家呢?”雷幺说。“我是蔡河邓家湾的。”“啊,我们相隔不远!都是穷苦人,来,喝,先干为敬!”邓先柱一口喝了,雷幺喝干了酒,举着杯,说:“酒席上的为人可以看出平素的为人,我是不入哄哪一个的哇!”赵师傅喝得十分舒心,酒后,邓先柱通过熟人关系介绍雷幺到另外一处盐棚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