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章 卖田还债 二妈殒命(第1/4页)

    金子银子从来是追赶能人的,是攀附勤劳俭朴的人的,它们像精灵一样密切注视着人们,人们也朝思梦想着它。人,有权有钱时,别人都巴结你,或投资、或赊销;一旦背时倒灶,昔日的座上客就会像饿虎扑羊一样奔来。钱恒记昔日的老朋友——山西煤矿驻应城的老板催款来了;杂货铺的老板要钱来了;工人们要工资来了;盐棚死难工人的亲属要抚恤金来了;国民党保安队要“马干马料”来了;十几位女孩要学费钱来了;皇军派人要粮来了,这么多贵客在草棚坐不下,就坐在草棚外不走,而且如老鹰盘旋紧盯野兔一般盯住钱望财。钱望财一见这架势,横下一条心,大不了随父母而去。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人死,账不能埋。各位来客心里清楚,钱家还有五千多亩田,这是不动产,世世代代值钱的。半头观音二奶奶把钱望财、草标大奶奶、水珍召集在一块商量了一会,特地请来杨根来,决定:卖田还债。杨根来说:“如果不够,我提钱来,人面值千金。”他们走进草棚,半头观音二奶奶端坐上首,扫视了一下各位来客说:“我家接连出现不顺心的大事,现金确实没有了。现在决定,卖田还债。不知各位是要现金呢?还是要田产?”来客们生怕赊出的货打了水漂,一致表示,现金、田产都要。半头观音二奶奶掌管田产多年,对每一块田的方位、东、西、南、北以及与哪一家相连记得一清二楚,老长工、田管事都在场,按每亩田六十块银元出卖。有买田的,觉得便宜,便跑回家背了银元、金条来。一传十,十传百,不少富户用骡子驮着现洋来了,乡长、保长、甲长维持秩序,由管事写契约,钱望财签字,长工、田管事作证明,或佃户作证明,写一张就是钱,钱望财真可谓一字千金。先把日本人的税交了,让他们派来的人先走。煤商将欠条兑现了银元,高兴地去了;木材商请人挑着银元,把欠条留下满意地走了;杂货铺的老板捧着记账的折子交给半头观音二奶奶过目,照折付款;工人们的工资、死难弟兄的抚恤金、长工的工钱等等全部结清,所有来要钱的客人们都回去了,五千多亩田卖得只剩二十八亩,钱望财签字的手麻了,呵了一口气,说:“无债一身轻啊!”半头观音二奶奶、草标大奶奶、水珍把十八个成人的未成人的女儿召集在一起,说:“儿们的啊,这大一家人口,我们没有能力养活你们了。今天都在这里,给你们每人分二斗田,大的带小的,土里刨食,自谋生路了,我们会下全力帮助你们的。”十几个女孩含着泪,捧了地契,跪在灵前哭起来了。还剩十亩田,半头观音二奶奶说:“望财,你分一石二斗田,水珍分四斗田,我和大奶奶一个人分二斗田。”草标大奶奶把女儿们召集起来,说:“儿们的耶,哭,是哭不出钱来的,也是哭不出粮来的。你们有脚有手,只有做,才是出路。只要做,饿不死你们的。你们是孤儿,还不是贫儿,你们有两斗田啊!要知道,好多好多孩子连揩屁股的土渣都没有一坨啊!”半头观音二奶奶把孩子们召在一起吃饭,水珍烧火,第二天,领着孩子们把未烧烬的木头锯成二尺长一节,劈开,挑到街上的勤行、酒馆,换了一点钱,给孩子们置办了过冬的衣服、鞋袜、被子。草标大奶奶、半头观音二奶奶主持家政将二十八亩田分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