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二章 讨米不要米 死在蒲阳城(第3/4页)

    上上下下装石膏的、装盐的、装满京山出产的粮食、山货的以及把汉口的商品运往应城、宋河的木帆船,在富水河里不断线地行走,临江街上有上、中、下三座青石码头,常年停泊上百只桅杆船。钱望财大少爷顺着石码头走到河边,掬着河水洗了脸,穿过岔子街,到街南头找到临江小学,校长一见是筹集资金建校的老会长的公子来了,拉着他的手迎进办公室。临江人特别好客、豪爽、重义气、讲宗族,知恩图报,又是先生待客,那说话的语气、氛围叫客人舒服,舒服得像炎热天住在漓江边的三河渡一样,夜晚要盖薄棉被,漓江水清凉,天然空调呢,舒服呢!校长、主任陪着钱望财大少爷到餐馆坐下喝茶,几道菜上了桌:青椒去籽灌进肉馅用油炸得焦脆、香辣、酥松的一碗;蒸泥鳅(前面已介绍,烹饪技术源自临江),肉嫩、刺脱、不腻;卤猪肚;猪肺抽了支气管,炒香配豌豆粉丝,奶白色的汤;黄古丁鱼煮鸡头梗;小吃饭碗口粗,有十一个大孔、十二个小孔及数不清的微孔的莲藕夹肉馅、油炸后蒸熟的藕夹;红烧牛腑;长咀]芋头垫底、一层鳝鱼、一层青鱼、一层猪五花肉的笼蒸三鲜;炒菠菜上桌,餐馆老师傅才出得厨房,来到桌边,双手在白围裙上搓着,说:“听我的叔父李校长说,钱大少爷是钱会长的公子,我特地想向大少爷敬杯酒,不知赏不赏光?”一边说,一边捧酒瓶酌,钱大少爷微微点头,想到,父亲死了,这里的人还记着他,是他为建校筹了钱的哟,便起身和老师傅碰了杯,分做三口喝下。边喝边叙,只到红日西沉,晚餐酒再连着喝。第二天,钱望财大少爷向李校长说明了想来临江小学教书的想法,李校长一口答应,只是需笔试、面试,走走过场而已。无奈钱大少爷对算学、自然、地理不会教,而国文的“己、巳、已”分不清,“戌、戍、戊、戎”的笔顺不到位,校方实在不能聘用,李校长深感内疚,钱望财大少爷痛心疾首依依惜别了临江小学。悲夫!从小唯一学了一门手艺——读书、写字,而没有认真用心听先生的话把这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学上身!悲哀!悔之晚矣的悲哀!!走投无路呀,走投无路,总不能这样活活的饿死呀?讨米,讨米是穷人的出路。天底下该有多少人讨米?我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钱望财大少爷想到这条活路,便爬起身,拿了一只碗、一双筷子出了草棚,在菜园里抽了一根豇豆架上的竹棍,拄着,向远远的湾村走去,走远点,那里没有熟人。钱望财大少爷靠在别人的门框边,望着主人端着的白米饭吞涎,这位年轻男子望了他一眼,挥了挥筷子,说:“走、走、走,年纪轻轻的,讨什么米!”钱望财大少爷靠了一会,见主人没有给饭他吃的意思,就来到另一家门框上靠着,伸着碗,说:“给口饭我吃哟!”年轻媳妇皱了皱眉头,挥了挥筷子,抱着吃奶的孩子进房吃饭去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妈妈出来,说:“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给点别人,”便撮了大约二两米出来给钱望财大少爷,钱望财大少爷说:“不要米,有饭就给口我吃下。”“你还是个稀奇人呢!讨米为什么又不要米呢?”老妈妈百思不解地问。“麻烦。米要煮,麻烦!给口饭我吃一下!”钱望财大少爷靠在门框上,哼着,接了老妈妈的饭和菜,坐在门槛上吃了。日子长了,周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