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首篇(第1/2页)

    虚拟世界是怎么样的?

    说实话,我不怎么了解。

    游荡在这人世间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说不上醉生梦死,可也真没用心过过。

    大概,是在几年前突然间流行起来的吧,似乎也是一种军用技术的民用化。

    签下了合约,到一座类似于疗养院的地方报到,负责人首先就要我坐到电脑前答一份问卷。

    他笑得很和蔼,说这事关我虚拟灵魂的仿真效果,希望我能认真并诚实的回答。

    我很奇怪,合约上并没有这一条,而那虚拟灵魂又是什么东西?

    负责人很耐心的解释着,我的意识进入虚拟世界,留在外界的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像睡眠般的状态,这一天两天还无妨,可时间长了就很可能出问题,最糟的是出现一些检查不出的暗伤隐患,这里虽然配有完善的身体保养手段,可一个月让我的意识回归一次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无法保证我的身体不出现任何问题。

    可我不同于那些游戏玩家,他们可以每天上下线无所谓,找个安全的地方扎帐篷就好了,但我如果频繁的进进出出虚拟世界就不行,不仅有可能对我的虚拟人物造成损害,我进游戏时被封闭的现实记忆也很可能出现松动等问题,那计划就进行不下去了,而最最糟的是如果我的现实精神状况也因此出了问题的话,不仅计划进行不下去了,他们还要赔一大笔钱给我。

    但为了保证的身体不出现问题,又必须让我不时的下线,结合后就决定为了每个月让我的意思回归一次,每次在现实世界中休养二到三天,可这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每个月让他昏睡两三天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想到了虚拟灵魂程序。

    这个虚拟灵魂程序牵扯到了复杂的人类心理学等等高深的专业,我不懂,但好奇,在我的追问下,负责人在思考了好一会后才非常概要的给我解释了一遍。

    大体是在近几年,心理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后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这些理论产生了不少理论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模糊了“自我”、“本我”及“超我”等概念,提出了“灵魂”这个赋予了新内涵的概念,并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是可以用数学等手段建模的,可以直观的表现出来的。

    他们认为,灵魂的核心是“选择”,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的回答必然是不同的,就算是大体相同的,可细微处也必定不同,这些“不同”就是每个人的灵魂与众不同的表现,而抓住这些“不同”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灵魂的轮廓,搜集到的“不同”越多,这个轮廓或者说模型自然就更清晰,更能代表“你”,所以要想为某个人制作一个专门的灵魂模型,问卷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每一份问卷都是那些心理学大师呕心沥血编排出来的,每一个问题只有两个选择答案,是或否,用以对照1和0,每一份问卷都有一个核心问题,一路抽丝剥茧下去,那些心理学大师就能把握住你灵魂的特质,当然,并不是问卷做得越多越好,每一个心理学大师都有自己认为的核心问题,其实都可用流派来形容了,每一份问卷代表着一个心理学大师,代表着一个流派分支,只要做一份就够了。

    这门学科也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但很受关注,人类对自己的兴趣甚至还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