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节(第1/5页)

    01司

    马迁听了父亲这番遗命,低头流泪答道:“儿子虽然不肖,定当将你老人家所搜

    集的材料,小心整理起来,不敢有所遗失。”02司马谈便在这年死了;司马

    迁在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

    父亲死的第三年,司马迁果然作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籍和别的藏

    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

    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

    西元前10,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天汉二年西元前九九,李

    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

    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有吃的,耗

    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

    去也没有脸,就降了。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又急又气。朝廷里纷纷说李陵的坏话。

    武帝问司马迁,李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李陵也作过郎中,和司马迁同过事,司

    马迁是知道他的。

    他说李陵这个人秉性忠义,常想牺牲自己,报效国家。这回以少敌众,兵尽

    路穷,但还杀伤那么些人,功劳其实也不算小。他决不是怕死的,他的降大概是

    假意的,也许在等机会给汉朝出力呢。武帝听了他的话,想着贰师将军是自己派

    的元帅,司马迁却将功劳归在投降的李陵身上,真是大不敬;便教将他抓起来,

    下在狱里。第二年,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

    人,见笑亲友,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希

    图留个后世名。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作了

    宦者作的官,中令书,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西元前

    九一,全书才得完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他死后,这部书

    部分的流传;到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才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

    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

    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这部书流传时颇有缺佚,经后人补续改

    窜了不少;只有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的有主名,其余都不容易考了。

    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

    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是一样。

    史记自序里记着司马迁和上大夫过来遂讨论作史的一番话,司马迁引述他的

    父亲称扬孔子整理六经的丰功伟业,而特别着重春秋的著作。他们父子都是

    相信孔子作春秋的。他又引董仲舒所述孔子的话:“我有种种觉民救世的理

    想,凭空发议论,恐怕人不理会;不如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可以深切著

    明些。”03这便是孔子作春秋的趣旨;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

    非、善恶、贤不肖、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春秋实在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