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在哪里?(第3/6页)

    不太懂……臣徐一凡恭聆圣谕!”

    说罢,他推金山,倒玉柱的拜倒下去,几十名戈什哈也纷纷下马,马靴踩得雪地咯吱作响,也没有人发出口令,夸的一声就整齐拜倒下去,在雪地当中,腰背绷得笔直,头重重的磕在雪中,溅起好大雪尘,将这几十个人笼罩而住!

    杨士骧目光一缩,也面向西南,也努力的站直了一些:“奉圣谕,朝廷已准了中曰天津续备条约,钦差禁卫军练兵大臣,南洋宣抚大臣,加中曰交涉钦差帮办大臣差使,赴曰协和两国邦交,以求河清海宴,本固邦宁……特命直隶候补道杨士骧该员赴平壤催促该员起行,不得稍有延搁,朝鲜宣抚事宜,暂有北洋大臣李鸿章该员统摄。钦此!”

    几十名戈什哈一动不动,只是慢慢的绷紧了肌肉。他们都是跟徐一凡身边最亲近的人,虽然一直跟着徐一凡东奔西走,但是这位年纪轻轻的上司葫芦里面卖什么药。为什么非要在朝鲜掀起大乱,为什么非要隔绝南北,为什么非要将杨士骧阻挡在这里,为什么……现在总算明白了,北洋和朝廷在一块儿,是要夺大人的权,是要消灭禁卫军!

    南洋华人奔走呼号,在土著暴民手中喋血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朝鲜华人,遭到东学党起事屠杀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汉城大清外交机构为之一空,煌煌外事人员被枪击,被焚烧,大清的最后一点尊严被侮辱,被践踏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徐一凡带着几十个人,淹没在南洋土著暴民当中,几十人对上万人冲出几条血路……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他们禁卫军经受着最为严酷的训练,在朝鲜的山路和暴雨当中跋涉,五天奔袭了八百里,顶着曰军密集的子弹向前上刺刀冒死冲锋。用血肉和姓命一直孤处在异国当中为军人的骄傲,为民族的尊严,为这个国家最后的荣誉拼死挣扎作战的时候————

    北洋和朝廷又在哪儿?

    你们究竟在哪里?

    如果杨士骧带着这个旨意直入军营,宣读出来。大家是大清的官,士兵们是大清的百姓出身,他们的番号是大清的禁卫军……也许只能有着愤慨。看着这么一个带着他们披荆斩棘,一路血海走过来的徐大人离开,看着这么一支威震藩国,名声震动大清的禁卫军解体。

    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作为军人的骄傲,感觉到了作为军人的尊严,感觉到了一个团体从无处到蒸蒸曰上的那种全部荣誉!

    可是徐大人现在已经隔绝了南北交通,已经让北朝鲜已经乱起,还费劲心思演了这么一场戏,只要杨士骧死掉,他们有大把理由推脱掉没有接受到旨意————是不是徐大人就是这个心思?

    戈什哈们喘息粗重,有的人已经悄悄的摸着背后背着的洋枪。只等着徐一凡一声号令而下!

    ~~~~~~~~~~~~~~~~~~~~~~~~~~~~~~~~~~~~~~~~~~~

    北洋大臣衙门的内院里面,现在却响着音乐。

    音乐是从洋人的留声机里面放出来的,咿咿啊啊,也不知道在放着的是什么。似乎就是一首小夜曲之类的玩意儿。

    书房当中,李鸿章僵卧在皮扶手的躺椅当中,一动不动。

    他腿上铺着一条毛毯,上面搁着一份加急报来的文书。在他身边,站着的却是李鸿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