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节 门(第1/4页)

    朱敬伦跟赫德一个办公室,现在他归赫德领导,赫德已经是正式的大使馆翻译了,暂时借调给占领委员会任职,而朱敬伦只是雇员,连副的都算不上。

    但他不在乎这个,他之所以突然决定应募作为翻译,其实动机一开始就很模糊,一开始朱敬伦以为自己是为了处理张家那几个洋兵才这样选择,但是后来觉得处理那几个洋兵,有无数种方式,而且很可能更好的方式,可自己却全然没有想过,在看到告示的时候,反而心中认定自己当了翻译,能更好的处理问题,可这完全没有道理。

    到现在他才觉得,也许一切都是生活的惯性使然,他习惯了跟外国人打交道,所以刹那间根本就没有犹豫的选择当翻译,至于解决张家的麻烦,或许只是下意识的一个借口罢了。

    “几勺糖?”

    赫德的声音打断了朱敬伦的思绪。

    赫德带朱敬伦熟悉了办公室的环境,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两张办公桌平行放在一起,朱敬伦的在外面,赫德的在里面,办公室另一侧摆着几个文件柜,另外就是一个小茶水间。

    英国人的下午茶习惯已经培养起来,茶叶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必需品,对贵族而言,尤其重要,这种习惯也被一向喜欢跟别人提自己祖上的贵族历史的赫德带进了办公室。

    “不要糖,谢谢!”

    朱敬伦笑着拒绝,中国人喝茶有加糖的吗?

    “也不要牛奶!”

    朱敬伦看到赫德放下糖罐,却没有犹豫的向两个杯子中加牛奶的时候,再次拒绝。

    赫德呵呵一笑,然后端着两个杯子走过来。

    “你们中国人喝茶也太不讲究了,不要牛奶也不需要红糖,这茶还有什么味道?”

    面对赫德的逻辑,朱敬伦不由愣了愣,因为他看到赫德说的十分自然,显然赫德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

    朱敬伦感到异常不解,这是什么逻辑?在中国人面前教育中国人如何喝茶吗?

    是谁给赫德的自信?或者说是给英国人的自信,朱敬伦相信,抱这种观念的绝对不止赫德一个英国人。

    朱敬伦脑子里突然闪现过很多类似的现象,中国是茶的祖宗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后世日本人可以在中国人面前炫耀他们的茶道文化,而很多中国人还真正的去反思,傻傻的认定中国丢掉了太多的传统文化,都被日本学到了,很多景区都争先恐后的引入日本茶道。

    西方人则以自己的红酒、咖啡文化洋洋自得,土豪们一掷千金的购买西方的奢侈红酒,自以为喝红酒比喝白酒就高人一等,一大群中产阶级则以喝咖啡为时髦,把喝茶当俗气。

    显然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有所缺失,在茶的问题上,都不敢以自己的标准为准。

    反观外国人,日本人敢在中国人面前炫耀茶道,西方人敢宣扬红酒和咖啡文化。

    但是明明日本的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红酒则起源于中东两河流域,犹太人酿造红酒的历史都比西方人更早,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arab人和土耳其人喝咖啡的历史都比欧洲人更早。

    可是偏偏一切都反过来了,日本炫耀自己的茶道,认为中国人喝茶的方式不讲究;西方人则嘲笑中国人喝红酒还给里面兑饮料。

    最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偏偏一大批中国人认为人家说的有道理,何其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