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节(第4/5页)

    的只是教人因生命的自然,不加伤害

    :“避世”便是“全生保真”的路。不过世事变化地穷,避世未必就能避害,杨

    朱的教义到这里却穷了。老子、庄子的学说似乎便是从这里出发,加以扩充的。

    杨朱实在是道家的先锋。

    老子相传姓李名耳,楚国隐士。楚人是南方新兴的民族,受周文化的影响很

    少,他们往往有极新的思想。孔子遇到那些隐士,也都在楚国,这似乎不是偶然

    的。庄子名周,宋国人,他的思想却接近楚人。老学以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都

    遵循一定的公律,在天然界如此,在人事界也如此。这叫作“常”。顺应这些公

    律,便不须避害,自然能避害。所以说,“知常曰明”08。事物变化的最大

    公律是物极则反。处世接物,最好先从反面下手。“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

    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09“大直

    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0这样以退为进,便不至于有什么冲突了。

    因为物极则反,所以社会上政治上种种制度,推行起来,结果往往和原来目的相

    反。“法令滋彰,盗贼多有。”11治天下本求有所作为,但这是费力不讨好

    的,不如排除一切制度,顺就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那就无不为,无不治

    了。自然就是“道”,就是天地万物气以生的总原理。物得道而生,是道的具体

    表现。一物所以生的原理叫作“德”,“德”是“得”的意思。所以宇宙万物都

    是自然的。这是老学的根本思想,也是庄学的根本思想。但庄学比老学更进一步。

    他们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是自然

    的。一切但须顺其自然,所有的分别,所有的标准,都是不必要的。社会上、政

    治上的制度,便教不齐的齐起来,只徒然伤害人性罢了。所以圣人是要不得的;

    儒、墨是“不知耻”的12。按庄学说,凡天下之物都无不好,凡天下的意见,

    都无不对;无所谓物我,无所谓是非。甚至死和生也都是自然的变化,都是可喜

    的。明白这些个,便能与自然打成一片,成为“无人而不自得”的至人了。老、

    庄两派,汉代总称为道家。

    庄学排除是非,是当时“辩者”的影响。“辩者”汉代称为晚家,出于讼师。

    辩者的一个首领郑国邓析,便是春秋末年著名的讼师。另一个首领梁相惠施,也

    是法律行家。邓析的本事在对于法令能够咬文嚼字的取巧,“以是为非,以非为

    是。”13语言文字往往是多义的;他能够分析语言文字的意义,利用来作种

    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这样发展了辩者的学说。当时的辩者有惠施和公孙龙两

    派。惠施派说,世间各个体的物,各有许多性质;但这些性质,都因比较而言,

    所以不是绝对的。各物都有相同之处,也都有相异之处。从同的一方面看,可以

    说万物无不相同;从异的一方面看,可以说万物无不相异。同异都是相对的,这

    叫作“合同异”1。

    公孙龙,赵人,他这一派不重个体而重根本,他说概念有分离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